产品中心
行业分析笔记(8月4日) 商超黄金日化化工冶金原料
: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7.30亿元,同比增长9.03%。总的来看,报告期内苏宁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4.10%。线上平台实体商品交易总规模为327.57亿元,同比增长80.31%,其中自营商品出售的收益256.31亿元,开放平台实现商品交易规模为71.26亿元。
新华百货半年业绩 营收同比略降:7月30日消息,今日,新华百货发布了2016年半年度报告,称2016年度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37.49亿元,同比降低0.7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798万,同比下降69.26%;基本每股盈利为0.1683元,同比下降69.26%。
国美电器盈利预警 上半年净利预计跌九成: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昨天发布盈利警告公告:上半年归属予母公司拥有者应占利润预期将比去年同期减少约90%至100%之间,如扣除非经营因素,调整后的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75%至85%之间。
在中国,家乐福宣称正在重组相关零售业务,从家乐福首席执行官GeorgesPlassat推出的业绩提升方案看,中国业务的重组被寄予厚望。
然而,这不是一份容易的工作,实际上,在小编看来,目前家乐福中国所推行的一系列业务改革和应对同业竞争举措,都需要大量资金、资源投入。因此,家乐福中国的业务重组,首先要做的是找到一个低成本资金平台。
家乐福在2015年推出了全面调整改革方案,对于这份调整方案,客观点看,挑不出多大毛病。唯一值得商榷的地方是,改革时间是否晚了点。这份改革调整方案,主旨是收归门店权限,降低经营腐败。以自建仓配等更“重”方式发展零售业务、应对竞争。同时拓展小业态店,及O2O业务等。这份改革方案发生于中国消费市场陷入疲软的宏观环境中,且行业竞争态势日趋严峻。因此,家乐福中国业务调整面临一定经营风险,相关领域的投入压力较大。
家乐福是进入中国市场最早的一批外资零售商,到2016年达21年。先人一步的优势,让其迅速完成了中国市场的“原始积累”。但“一马当先的优势”在当下有可能成为“负担”。主要体现就是商业物业的租金成本上升压力。由于家乐福较早进入中国市场,其完整“分享”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家乐福在所进入的几乎每个城市都低成本地拿到了较好的商业位置。这些商业物业在当时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些商业物业随着周边人口的聚集,目前已成为“黄金地段”。 这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在10-25年的租约到期后,家乐福早前的物业租约将面临重新签订,租赁价格则将“今非昔比”。这会大幅度的提高单店盈利压力,甚至“闭店”压力。有关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家乐福在中国已关闭30家门店,其中,2015年在华新开门店17家(包括6家为便利店),关闭门店18家(全部为大卖场)。
家乐福中国早前没有自建物流仓配体系。但这一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零售业竞争要求。所以,家乐福中国在2015年推出了相关领域的改革,把24家城市商品采购中心调整为全国6大采购中心。作为采购中心配套,家乐福需要建立区域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区域物流配送中心,把货品配送至门店。家乐福中国CEO唐嘉年称,2016年家乐福要搭建完成6大区域物流配送中心。首先,这一举措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时间是否滞后。罗国伟时代,家乐福内部就纷纷建言自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但一直未能付诸实施。一些市场人士相信,这或许是因为罗国伟将要退休,其任内希望实现一份不错的“财务表现”。不管这种猜测是否成立,较晚布局仓配体系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中国地价每年都在上涨,而较早布局者也乐意拉升后来者的进入成本。其次,自建仓配体系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存在一定建设、培育周期。为什么京东这么多年都无法盈利?为什么苏宁近几年的财务表现会如此难看?这些都跟其仓配体系存在较大投入有关,而在京东在建工程峰值已过的当下,京东零售业务的盈利可能才初露曙光。因此,家乐福未来需要足够资金、资源投入才能维系其业务调整改革。
家乐福中国2016年一个重要业务调整方向,是发展EASY家乐福便利超市。这意味着什么?应对电商冲击、发展O2O业务需要小业态店布局,但相关业务还是需要大量投入。首先要交“学费”,沃尔玛中国的早前尝试,以失败告终。家乐福在欧洲拥有丰富小业态店运营经验,但在“陌生”的中国市场,经验的“落地”还是需要“学习”的。大卖场与小业态店经营是两种风格,一个强调规模化运营,一个强调精细、灵活运营。“转换”需要时间和投入。其次,小业态店一定是基于数量规模化后,才可能找到“盈利的钥匙”,而在足够规模化之前,还是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抗压。大润发发展小业态店——喜市多,到目前为止已达15年。小编了解到的情况是,喜市多直到最近,才“即将”实现正向盈利。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告诉小编,“做便利店背后要有物流中心,其次,做50个便利店才够一家大卖场的业绩,凭良心讲也是不容易。”Easy家乐福上海打浦店从快消品到生鲜瓜果存在缺货现象。
应对电商冲击,实体零售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O2O全渠道。但这一块业务存在一定培育建设期。其中,相关的投入不低。目前看,按200家门店数量,仅是软件、系统投入,“入门级”的投入就要5000万元以上,整个全渠道的架构,不包括人力、线下门店改造,投入几亿是“必须”的。截至2015年底大卖场门店数达228家的家乐福的零售体量更大,相关投入则可能更多。小编曾两次体验家乐福北京O2O电商服务,从下单到配送送达,基本比承诺的隔日达时间要长,都用了3天时间,而《商业观察家》选的配送地址离最近的家乐福门店不超过1公里距离。在“同城当日达”几乎成为B2C电商标配服务之际,基于门店发货的O2O业务模型本应实现更高效率配送,但家乐福的次日达服务目前都存在挑战,这显示家乐福需要提升其O2O业务配送效率、实现单品管理,和打造更高效的分单系统。这需要大力投入。 Easy家乐福上海打浦店冷柜“罢工”。
主营大卖场业态的家乐福中国面临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一方面,按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报告,2015年中国大卖场业态首次出现“负增长”。想象空间没有了。另一方面,电商冲击加大。天猫超市宣布要补贴40亿元打市场。京东、天猫超市也都宣称要3年内成为线上线下规模第一。这意味着什么,不管超市业态网上经营是否能盈利,只要竞争对手持续投入,实体零售商的客流就可能受到影响。小编最近一次家乐福购物就感受到这种压力,一对年轻情侣在选购一款农夫山泉最新推出的饮料产品时,男方说多买几瓶试试,女方则说一瓶就够了,味道好的话,回家到天猫超市买,省得自己拎。最终他们只买了一瓶。电商可以战略性地选择超市业务不赚钱。因为超市商品的高频消费特征,能带动服装等百货零售业务的增长。由于综合性电商的百货零售业务都为平台型业务,不自营。因此,只要有新流量就能形成稳定利润贡献,这部分利润进而可以补贴超市业务,形成滚动效应。而大卖场企业,如果进店客流下降,问题可能比较严重。首当其冲的是,二层怎么办?大卖场第一层卖生鲜、快消品,很多企业的生鲜业务是亏损的。第二层一般是服装等百货商品和电器。客流减少对于第二层的业务经营可能是致命的。服装等百货商品的毛利很高,所以他们能支出较高的租金成本开展业务,但如果没有足够客流,柜台还将如何获得租金回报?稳定的“进场费”来源还能实现吗?综上,要适应当下消费市场变化,重新赢得客流,相关的运营能力和对体验层面的尝试、投入等都呈上升态势。引入战略投资者分拆上市是家乐福中国最好归宿
以上5点,体现了家乐福中国业务调整,及未来竞争所要“承担”的巨大投入。小编认为,这些投入通过家乐福中国本身“实现”,是较困难的。家乐福中国业务需要获得低成本资金平台,以敲动业务调整和应对竞争。从目前情况看,家乐福中国业务“获取额外资金”,理论上,有四种可能性。
1、家乐福总部投入资金。2、家乐福中国业务分拆上市。 3、家乐福中国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4、卖中国业务。
对于第一种选择,小编认为由总部完全承担投入的可能性不大,投入也是作为家乐福中国业务未来独立分拆上市等的铺垫举措。2016年上半年,家乐福全球业务利润仅为1.29亿欧元,不到10亿元人民币,家乐福能为其中国业务输血多少?总部如何权衡风险?家乐福对2016年上半年业绩的说明中,强调会进行规模达25亿欧元至26亿欧元的投资。如果投资全部用于中国,将是一个“惊喜”。但现实点看,即便投入,可能也只有小部分。将中国业务分拆上市会是家乐福最有可能,也是最终的选择。分拆上市能“剥离”中国业务的经营风险,也能获得融资通道,以及大股东套现通道。从家乐福中国业务的情况看,若要分拆上市,考虑到市场对家乐福中国业务的关注度,及保障一定融资能力、变现能力和准入政策的可能性,那么家乐福中国业务分拆上市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在香港主板上市。按目前香港主板上市的要求看,家乐福中国业务也基本符合了,比如管理层三年稳定一项,家乐福中国业务2016年已实现。
分拆上市能否成行的风险在于,IPO估值是否能达预期。目前,香港对中国大陆零售业务的估值并不算高,如果家乐福中国业务估值过低,恐怕要获得家乐福股东大会通过都难,更别谈融资能力了。因此,分拆上市的核心在于家乐福中国业务能否向市场讲述一个好的故事。引入战略投资者,若结合家乐福中国业务独立分拆。小编认为是家乐福中国业务的最好选择。
一是,中国人口峰值仍未到来,零售市场还有“进取”空间。二是,中国中产阶级正在崛起,对于法国等欧洲进口商品需求正在上升。三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能给市场想象空间,有利于估值提升。四是,作为老牌外资零售商,“轻易”离开中国市场让人唏嘘,且给人以失败感。“中国市场这么大,家乐福却没法立足。”这个最优方案的挑战在于,能否找到产生成本、市场协同效应的合作伙伴,同时价格谈拢。对于最后一项整体卖中国业务,存在一定可能性。如果大股东想套现,这也是最好的方式,但实现难度很高。首先要能卖个好价钱,消费疲软市场环境中,零售估值下行,家乐福中国业务体量又庞大,因此,谈个好价钱并不容易。其次,按目前家乐福中国业务的体量,找到能支付足够“外汇”的零售企业,还是屈指可数的。活跃于中国市场的零售商中,除了沃尔玛、华润集团、阿里巴巴有这个资金能力外,其他企业要做收购的决定实际很困难。
印度黄金进口连降第六个月:新德里8月1日消息,黄金矿业服务公司(GFMS)周一公布的初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印度7月黄金进口量连续第六个月下滑,因需求疲弱且贴水处于纪录高位,迫使银行及加工厂缩减海外采购。
墨西哥5月铜产量同比增长13.8% 黄金产量同比下跌6.8%:墨西哥城7月29日消息,墨西哥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墨西哥5月铜产量同比增长13.8%,至42,071吨,黄金产量同比下跌6.8%至8,658千克。
全球主要黄金ETFs8月2日持金总量1527.377吨:全球8大主要黄金ETF的监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2日,全球8大黄金ETFs持仓总量为1527.377吨,与上一交易日增加5.888吨。
今年以来,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黄金生产、销售及相关投资备受关注。尤其在主要产金大国产量普遍下降的背景下,中国的黄金产量却继续保持平稳;同时,我国的黄金消费量也仍然领跑世界。在金价震荡的背景下,如何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中国黄金企业面前的新课题。
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生产黄金229.102吨,黄金产量增加0.368吨,同比上升0.16%。同期,全国黄金消费量528.52吨,同比下降7.68%,其中首饰消费用金同比下降17.38%;金条用金同比增长25.33%。数据同时显示,我国黄金投资需求依旧旺盛。上半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共2.52万吨,同比增长55.49%;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共4.12万吨,同比增长89.5%。截至6月底,国内主要黄金ETF总持仓24.43吨,同比增长287.16%。
金价出现反弹,但黄金首饰类消费却没有出现以往的火爆场面,以“中国大妈”为代表的百姓购金消费出现新变化。中国黄金协会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黄金消费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金条和金币制造及销售数据双双飘红,标准小金条销量更是异军突起;另一方面,尽管黄金价格出现反弹,但曾经的主力黄金首饰消费却整体表现低迷。
上半年,我国对外公布黄金储备增持量合计为60.96吨,截至2016年6月末,我国黄金储备已达1823.29吨。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宋鑫在2016中国国际黄金大会上表示,黄金是具有一般商品和货币双重属性的特殊产品,也是重要的全球性战略资产和各国金融储备体系的基石。“央行持续增储,正是黄金特殊地位作用和黄金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集中体现。”
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黄金价格出现反弹,1月最低见1061.79美元/盎司后一路上涨,7月6日最高达1375.31美元/盎司,最高涨幅近三成。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和美元强势政策的推进,预计后期金价将呈宽幅震荡走势。
受黄金价格反弹影响,黄金行业技改投入力度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黄金固定资产投资211.40亿元,同比增长12.24%。其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196.43亿元,同比增长14.65%。
“世界矿业企业40强度过了艰难的2015年,2016年上半年迎来回暖。尽管无法与矿业巅峰时期的交易活动量相比,但矿业也恢复一些生机。与其他矿业种类相比,黄金的走势相对较为稳定。”普华永道中国业务负责人苏启元认为,2015年,主要矿产期货价格普遍走低,黄金相较其他矿类期货下跌幅度较小。自2016年初起,黄金的反弹趋势持续走强。
“金价波动、资源环境约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因素促使黄金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宋鑫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从全球黄金产业的追随者成长为领军者。不过黄金及有色金属、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低位反弹,未来几年金价大幅波动或将成为常态。
宋鑫认为,一方面,黄金企业应苦练内功、适时调整发展和经营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不断优化设计,节省基建、技改投资,推行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努力探矿增储,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全行业应“抱团取暖”,通过强强联合,整合资源,加快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在国际方面,黄金企业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实现黄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瑞士研发可再生石油替代物新技术取得进展:瑞士国家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木材资源化综合利用”在可再生的石油替代物方面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两种将木材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木质素转化为化工原料的新技术,有望为寻找石油替代物开辟新的途径。
欧盟委员会发布修订版化妆品法规:2016年7月2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法规(EU)2016/1198,对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法规(EC)No 1223/2009化妆品法规附录V进行修订。修订内容主要包括: 1.(EC)No 1223/2009附录V依据(EC)2016/1198的附件修订,(EC)No 1223/2009附录V的第57条被以下内容取代:Methylisothiazolinone(甲基异噻唑啉酮)被批准作为防腐剂运用于化妆品当中,使用最大限量为0.01%(100ppm); 2.自2017年2月12日开始,只有符合该法规的化妆品方允许在欧盟市场投放和销售; 3.该法规自欧盟官方公报发布起20日后生效。
纳爱斯借“众筹”发布健爽白牙膏:日前,纳爱斯集团通过“众筹”的方式发布了健爽白男生女生系列口腔护理新品。据悉,该产品是为青少年专属开发的,新品整合网络“大IP”暴走漫画、天猫、微信等资源在天猫超市首发。
上海海关上半年进口化妆品数据:6月突破10亿元8月3日消息,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海关关区进口化妆品58.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2%,6月份进口值年内再次突破10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起,上海海关关区化妆品单月进口值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其中3月份进口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6月份进口值年内再次突破10亿元创历史次高,达到10.4亿元,同比增长44.2%,环比增长4%。
今年上半年,上海关区自欧盟进口化妆品30.6亿元,增长28.2%,占同期关区化妆品进口总值的51.9%。其中,自法国进口22.8亿元,增长28.6%;自英国进口4.5亿元,激增1.5倍。同期,自韩国进口13.2亿元,激增1.1倍,占22.4%;自日本进口8亿元,增长1.7%,占13.6%。此外,自美国进口4.1亿元,增长14.8%,占6.9%。
从贸易方式上看,上海关区近9成的化妆品通过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今年上半年,上海海关关区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化妆品51.6亿元,增长33.1%,占同期关区化妆品进口总值的87.6%。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和加工贸易方式分别进口5.9亿元和1.2亿元,分别增长21.8%和25.4%。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暂时调整有关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24号,以下简称“24号文”),暂时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简化了化妆品首次进口审批程序。这或许是今年上半年上海关区进口化妆品数量激增的原因之一。
土耳其上半年甲醇进口量同比增加24%:根据土耳其统计研究所(Turkstat)29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土耳其今年上半年甲醇进口量同比增加了24%,从22.8707万吨增加到了28.3590万吨。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甲醇日产量创历史新高:近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所属鹤壁煤化工公司甲醇日产量达到1835吨,突破设计日产1800吨指标,并保持稳定运行,再次创下日产新纪录。为实现年产60万吨甲醇装置气化炉100%负荷运行。
前5月白俄罗斯钾肥出口收入下降37.5%:据俄塔斯经济新闻社7月25日明斯克报道,白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5月白钾肥出口外汇收入7.28亿美元,同比下降37.5%,出口钾肥185万吨(100%折纯计算),同比下降21.9%,出口平均价格为393美元/吨,比2015年同期降低19.9%。
业者认为,六月可以算是对硫酸评审的一个分水岭。上半年硫酸市场表现虽然不佳,但生产企业似乎都没有想过将价格调低,甚至可以说即使调低也都是后台暗箱操作,并没有拿到台面上,但是这种局面却在六月份出现了转折,生产企业不光下调了硫酸的对外报价,而且将报价越调越低。由此可见,当前硫酸行情真是已经差到极致,生产企业已经无力支撑库存、产量、竞争等多方面所带来的压力,而不得不采取低价的方式来销售。
导致硫酸行情较差的主要原因还是下游需求较差市场无需求而引起的。化肥作为硫酸的主要下游产品,今年的表现极度不佳,国内无需求,化肥开工率不高,但库存却很高,再加上化肥出口也在大幅下降,据悉,5月二铵出口同比下降26.93%,1-5月二铵总出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5.27%。而钛白粉市场因进入淡季也开始转移,七月出口相对较好的生产商或有继续探涨,但影响力大不如前,生产企业多各自为战,根据自身的库存等实际情况来定价,国内市场人士普通悲观。
硫酸产量过大也是导致硫酸行情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下游需求不佳的情况下,硫酸在生产上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尤其是冶炼酸,多满负荷开工,且还有新冶炼厂在不断的投建中,市面上流动资源多以冶炼酸为主。硫磺酸企业在开工上虽然有零星停产检修的情况,但由于硫磺价格较低,一些配套下游产品的企业仍多采取自产自用方针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原本就不佳的国内硫酸市场,进口硫酸量却在不断增加,出口硫酸量却出现减少。从五月份的海关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五月份我国的硫酸进口量涨幅较大,而出口量则大幅的下跌。虽然进口的十万吨硫酸不足以引起市场太大的影响,但面对供大于求的中国市场,一万吨都会让市场达到难以承受的地步,更何况十万吨,因此直接对山东及周边市场的硫酸生产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
2016年5月硫酸进口数量为12.62万吨,去年同期进口数量是为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9.25%,2016年5月出口数量为0.05万吨,去年同期出口数量为4.7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跌了92.95%。青岛海关进口数量为8.2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0.74%,天津海关进口数量为1.5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02.30%。
后市预测:年后国内硫酸就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无淡旺季之分,全国硫酸产量不减,进口量不减,使得整个市面上硫酸泛滥,生产企业多处于亏损的局面,但为了不影响其它产品的生产,仍保持较高的开工率,面对不断萎缩的下游市场,生产企业如果不想堵库,只能是靠低价来赢得消费者,短期内这种局面很难打破,预计七月份硫酸市场无任何利好刺激,硫酸价格将继续一路跌跌不休。
6月份秘鲁钼产量同比增长15.5%:秘鲁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份,在新扩建矿山产量增长推动下,该国矿业生产同比增长了22.3%。其中铜矿产量增长44.0%,金和银分别增长4.0%和4.8%。钼产量增长15.5%,铅产量增长1.3%。在过去的一年半中,哈德贝矿业公司(Hudbay Minerals)、霍奇斯柴尔德矿业公司(Hochschild Mining)、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Freeport-McMoRan)和中国五矿公司的项目相继投产。
宝钢去年钢铁主业亏84.5亿 非钢业务盈利近百亿:宝钢集团7月29日发布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称,去年钢铁主业利润总额为亏损84.5亿元;同比盈转亏。2013-2014年,钢铁主业分别盈利60.9亿元和37.5亿元。
新交所7月现货铁矿石价格涨逾10% 成交量大增:新加坡交易所(SGX)周一(8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的现货铁矿石价格环比上涨超过10%,同时当月铁矿石衍生品成交量共计1.188亿吨,环比亦大幅增长。期间未平仓合约平均为1.867亿吨。
与往年淡季国内钢材价格回落的局面不同,今年的夏季淡季国内钢材市场却价格震荡上行,在6月底,受唐山地区将在7月底限产传言的影响,以及宝钢武钢合将合并消息带来的去产能利好消息影响,国内钢材市场在低库存的支撑下,价格出现持续震荡上涨,“近强远弱”的局面持续,唐山钢坯价格一度上涨到2120元/吨的高位。
在7月中旬,在唐山限产消息利好耗尽后,却意外传出6月国内钢材产量创历史新高的消息,导致了市场对后期悲观氛围增加,钢铁期货市场价格开始大幅跌落,并持续跌停,现货市场也在期货的带来下开始回落,唐山钢坯价格也跌至2000元/吨一线月底,唐山限产以及华北地区暴雨,导致市场停滞,市场持续企稳,但随着国内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全面下行,粗钢日均产量却创下历史新高,国内市场供需基本面疲弱的态势难以支撑钢价持续上涨,钢材市场转弱,后期,钢材价格持续震荡成为市场的主流。
唐山地区规格为150*150的Q235普碳方本地包到价格7月最高达到2120元/吨,最低则在2000元/吨,月底,呈现企稳上涨局面,价格反弹到2050元/吨,与上月底价格上涨70元/吨。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则在7月保持在55美元/吨(CFR,青岛港)以上高位震荡,并在月中接近60美元/吨(13日价格在59.8美元/吨)。
6月份全国钢铁数据诞生“三高”。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6月全国钢材产量10072万吨,同比大增3.2%,历史上单月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同时,6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超过4月份231.4万吨的高位,达到231.57万吨,环比增长1.8%,创下历史新高。此外,我国6月钢铁出口量也突破今年最高纪录。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钢铁出口量同比上涨23%至1094万吨。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原国家冶金工业局副局长赵喜子表示,中国粗钢产量在“十三五”期间,不会很快下滑到6、7亿吨,大概维持在8亿吨左右。今年上半年钢价经历上涨后又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刚性需求支撑,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刚刚起步。总体来看,行业不具备钢铁价格恢复、钢铁企业开始盈利的条件,而这种情况起码要维持到“十三五”末,行业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紧日子还有3-5年时间。对于未来行业行业发展格局,他指出,两极分化格局将在今明两年内加速形成,一批企业越来越好,未来能够走出去,而另一批企业则会被淘汰出局。
7月初,国内钢坯价格上涨,带动国内废钢价格震荡上行,局部地区价格上涨20-50元/吨,也随钢材市场呈现“近强远弱的局面”。月初,江浙地区重型废钢价格在1300-1290元/吨左右。
7月中上旬,受唐山限产和宝钢武钢合并利好消息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大幅上涨,钢坯价格也持续上涨,带动国内废钢价格也随之上涨,但随着国内重型废钢价格水平一度接近1400元/吨的高位下,市场谨慎,在7月中旬,江浙地区重型废钢价格在1250-1370元/吨左右,比月初上涨50-100元/吨。
7月底,受国内钢材产量创历史新高,以及唐山限产利好耗尽,市场看涨风向突变,前期“近强远弱”的局面已经消失,普遍认为短期内,国内钢材价格将持续回调,加之当前淡季需求及房地产市场转向,钢材价格回落盘整,废钢价格也随之企稳回落,月底,江浙地区重型废钢价格降低到了1160-1340元/吨左右,降低幅度在10-100元/吨。。
8月到来,虽然天气仍炎热,但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临近,后期国内钢材市场盼涨心态恐在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当前国内粗钢产量保持高位,下游需求不高,但在乐观心态的支撑下,后期回落空间恐有限,由此预计,国内废钢价格在8月恐保持企稳震荡态势,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在局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有震荡上涨的可能。
更多行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微信菜单“橙e有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