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布达拉宫这么“年轻”咋“保养”的?
十三世圆寂后,在布达拉宫红宫西面建了他的灵塔殿,外墙涂以绛红色,与十七世纪第司桑杰嘉措时期修建的红宫形成了一个整体,被统称为红宫。此举标志着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全部完成。留给当今人们的,是气势恢宏的布达拉宫建筑,以及对建筑的保护。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后,旧西藏实行的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还没有完全被推翻,原噶厦政府还在布达拉宫办公,布达拉宫也还没有成为文物保护单位,无法依照文物保护相关规定对其保护。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1959年。
1959年,西主改革真正开始,彻底推翻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自此,布达拉宫成为“人民的资产”。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公布布达拉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依照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对布达拉宫进行保护。
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布达拉宫配套的组织机构逐步得以建立和完善。当时的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下设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简称“文管会”),办事地点设在罗布林卡。文管会下设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所,在编人员不足6人,他们对布达拉宫进行日常管理和保养。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西藏。国家对布达拉宫的军事管制取消了,由西藏自治区全盘接手管理,布达拉宫文物保管所(简称“文管所”)的原有职能得以恢复。同时,国家每年都下拨修缮专项资金,文管所利用部分资金,依照“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对布达拉宫也许会出现的险情进行力所能及的修缮。
与修缮工作同步开展的,还有布达拉宫库房文物的登记。文管所从布达拉宫殿堂开始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文物档案。为了确认和保证文物管理工作规范化,文管所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包括著名的绘画大师安多强巴、藏学家东噶洛桑赤列等一批在西藏很有名气的专家学者,来梳理布达拉宫文物的基本情况。同时,布达拉宫也派出工作人员,与专家们一起对布达拉宫殿堂文物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开始建立最基本的文物档案。至今,布达拉宫文物的登记建档工作仍在持续,布达拉宫文物的家底还没有彻底摸清。
随着修缮和登记造册工作的开展,布达拉宫的对外开放也逐步纳入议事日程。这时,文管会开始梳理参观线路的安排与设计,门票定价、印制、销售制度的安排等。经过两年的准备探索,1980年1月,布达拉宫正式对外开放。
1984年,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导致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局部失火。人们从雪城井里打了水,沿“之”字形台阶逐个往上传递水桶、脸盆等简易的灭火工具进行扑灭,火势很快得到控制,迅速熄灭了,但强巴佛殿还是有一半的建筑坍塌了,部分文物被烧毁,国家文物局经过对损失的评估后,当即同意拨款修复佛殿及被损文物。
强巴佛殿失火,损坏最严重的是八宝《丹珠尔》大藏经。八宝《丹珠尔》大藏经由金、银、珍珠、海螺、松石、珊瑚、青金石和朱砂八种宝物磨粉当颜料书写而成,每页7行字,每行字因颜料不同而颜色各异,当人们在室外翻阅八宝《丹珠尔》大藏经时,会闪闪发光。
八宝《丹珠尔》大藏经一共有225部经书,1万多页,当时失火被烧毁的就有130多部,需及时修复。那时的书写“尼赤”风格的书法家还没有被纳入非遗传承人的体系,也没什么“名气”,散落在西藏的僻静山村,鲜为人知。为了找到遗落在民间的能工巧匠和书法家,自治区文管会在光明岗琼甜茶馆旁边的“苹果树大院”找到了一位老人,他是乃至整个西藏唯一的金粉提炼人。通过这位老人,还恢复了加工金、银、珍珠、海螺等书写材料的磨制。又在尼木县找到了保存千年不腐的雪拉藏纸,吞巴乡一带找到了罗杰等几名“尼赤”书法家。
由于强巴佛殿失火,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对布达拉宫实施电线改造升级。当时的布达拉宫消防管道安装和电线改造升级项目由故宫博物院的电气设备工程师担任,把老化的电线全部改造完,对新布设的照明线路全部进行穿管,这在区内属于首次。
除了对线路进行了穿管,还规定布拉达宫里所有照明灯的灯泡瓦数不超过40W;减少酥油灯的数量,必要的酥油灯减少灯芯数量这就使得工作量大幅度提升,布达拉宫文物保管所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经自治区编办批准,1989年布达拉宫管理处正式成立。同时也撤销了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了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局(现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布达拉宫管理处的人员组成是由原来的文管会中调剂出一半给布达拉宫,一半人留在罗布林卡。(尼玛次仁 口述 记者 韩海兰 整理)
从1959年之后,尽管年年都会对布达拉宫做维修,但都依照“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对布达拉宫也许会出现的险情进行力所能及的修缮。但布达拉宫的安全风险隐患一直都在,如鲠在喉。终于,经国家文物局专家检查梳理,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向国务院做了请示,1989年,布达拉宫迎来了一期维修。
1988年1989年,一方面,布达拉宫管理处成立;另一方面,自治区文化厅和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对布达拉宫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梳理,发现当时布达拉宫仍有很多险情,认为有必要实施大规模修缮和保护。于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之后,国家文物局派专家组到布达拉宫进行了实地勘察。
专家组由罗哲文先生带队(罗哲文毕业于清华大学,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对布达拉宫险情做了全面、细致的勘察。勘察结果为:布达拉宫总体是安全稳定的,但仍然险情四伏,木结构虫蛀、糟朽、腐烂明显,对结构有较大危险,急需对布达拉宫实施以抢险加固维修为主的修缮工程。
198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结合专家组意见,联合向国务院做了请示。国务院批复同意维修,投资规模为3700万元人民币。那个时期可以说是巨资,是天文数字。
布达拉宫壁画修复、木材彩绘、贴金箔等都需要大量黄金,还有很多矿植物颜料。当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物资都需要国家调拨调剂,下达指标才能采购,尤其是战略性物资(黄金白银)。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国家物资部,解决了布达拉宫修缮所需所有现代材料的物资供应指标;国家林业部协商西藏自治区林业局,解决了木头采伐的指标和运输,在罗布林卡、自治区交通厅等地方砍伐了大量的藏青杨(雕刻用);从人民银行调拨了黄金白银;修缮布达拉宫所需的珊瑚、松石等,都是从自治区藏医院制药厂库房中甄选了品相最好的;朱砂是国家特批了进口许可证从印度经尼泊尔运进来的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作可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开通了超级VIP。
一期维修的技术设计,由中国文物保护研究所(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姜怀英担任,并带领一批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在现场指导和把握现代文物修缮的技术问题。
传统技艺方面,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发了通告,动员所有“潜伏”在民间的能工巧匠都报名参与布达拉宫维修。动员寻找之后,布达拉宫一期维修的木匠由原噶厦政府授予“乌钦”(高级职称)头衔的德庆老先生担任,他曾主持修建过罗布林卡新宫,是罗布林卡新宫的大木匠;石匠由原噶厦政府授予“乌钦冲多”头衔的顿珠老先生担任;绘画由扎西次仁、仁增班觉等几位“钦莫”(画师)担任;铜匠由“钦莫”次仁平措担任,锻造、鎏金錾刻都非常厉害。
同时,自治区还成立了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俗称“古建队”,根据工种和布达拉宫维修需要的工程量和项目类别,古建队分了5个分队。1、2、3分队负责土建,4分队为画工分队,5分队为铜匠分队,他们承担了布达拉宫一期维修所有的修缮施工任务。
布达拉宫维修工作非常严谨,但也有很多趣事。一期维修邀请了中国林科院的专家对布达拉宫维修所需材质进行检验确定,也对下一步所需木材进行采样。为了找到比较合适的木材,工作人员跑遍了西藏。同时,还在河南岸建立了木材防腐厂,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剂的配方由中国林科院配制,还对木材进行真空加压,这在西藏属于首次。新的木材可以加压、防腐,但要把布达拉宫上已有的木材拆下来逐一进行防腐处理是不现实的,于是就通过“打点滴”的形式进行防腐处理,人们笑称“木头也生病了,需要输液了。”
一期维修共有111个项目。维修范围主要是少部分地垄,重点还是主体建筑的大面积维修,最壮观的就是红宫中央七层大窗的落架大修,维修时,红宫前面全是脚手架,红宫完全被遮挡住了。
1992年,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程即将完成,国家文物局派专人前来评估验收,发现还有一些地方需要修缮,于是国家又追加1800万元。至此,布达拉宫一期维修资产金额的投入总共为5500万元。
一期维修即将结束时,国家文物局联合布达拉宫管理处就开始准备布达拉宫申遗的事。1994年8月,布达拉宫一期维修举办竣工庆典。1994年12月,布达拉宫管理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拿到了申遗成功的证书。(尼玛次仁 口述 记者 韩海兰 整理)
每天清晨,当第一束阳光洒向布达拉宫金顶,会有无数神往之人来到这里。拾级而上,感受着这座古老建筑的魅力时,你可知这背后有无数人的付出?土、木、石结构的布达拉宫,初建于公元7世纪,现在的规模为17世纪重建。主建筑高13层、115.703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寺院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但经历了百年风雨侵蚀,其整体的结构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修复,亟不可待。
1989年10月到1994年8月,历时5年的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一次主要涉及了红宫7层、白宫以及附属建筑。
转眼,时间到了1998年。在尼玛次仁的记忆里,那一年的天气与往年很不一样,雨水格外多,布达拉宫顶上出现了漏水现象。“为防止以后因自然灾害受损,专家再一次对布达拉宫进行了全面检查。”尼玛次仁介绍,“并提出二期维修。”
2002年,建国以来西藏最大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正式开工。这一次,总投资达3.3亿元,其中,布达拉宫所涉维修金额就占2.1亿元。“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包括北京故宫在内的国家重点维修古建筑项目。”这是让尼玛次仁想起来都觉得自豪的事儿。因为,那一次,尼玛次仁的身份是维修工程办公室负责人之一。
布达拉宫二期维修大致上可以分为4大类,即文物本体修缮、环境整改治理、公用辅助工程和科技保护。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布达拉宫维修,不同于一般的建筑,既要保护原貌,还要更新里面已经腐蚀的木梁等等,但所有的工作的前提是不能产生丝毫损坏可谓重重考验。
文物本体修缮,包括地垄垃圾清理、修复壁画等。“以往修复破损壁画的方法就是揭掉重新画上,但这同时也代表着会失去它原有的价值。为了不破坏壁画原有价值,请来了敦煌研究院的壁画修复专家,他们对布达拉宫壁画原材料和技法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部分已破损的壁画进行了修复,整修如旧。”自治区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我们再走近布达拉宫,山脚下百花盛开,平整的青石路,谁也想不到曾经这里是道路泥泞,还有很多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为此,二期维修中环境整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当时搬迁了雪城中303户居民,还有一些办公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尼玛次仁说,“同时对雪城中所有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进行了拆除,恢复到13世时期的原貌。”
与此同时,对基础设施也进行了改造升级,如电力、排水等。考虑到布达拉宫对游客开放,此次维修对这里极不规范的排水系统来进行了全面改造,从无序排放到有序排放,再到升级扩容电力设备,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就是公用辅助工程的升级改造。
这座伟大的建筑,从千百年前走来,带着奇珍异宝,走进现代化都市中,补充优化监控系统可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因此,升级防盗报警系统势在必行。“目前已实现全覆盖,包括声控报警、防入侵报警和火灾(感光、感温、感烟)自动报警系统。”尼玛次仁介绍。
二期维修,这一次的目标是50年内不再大修。但是,传统建筑历经风雨,外面看上去与以往无异,实则内部处处险情。如果还以传统方式修复,意味着很快就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为此,专家组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决定辅以现代化手段。为了让部分建筑恢复原貌,组织专家进行了考古勘探,探出建筑基址走向,进而为复建提供相关依据,现在我们正真看到的雪城粮仓便是这一次复建出来的。
再以阿嘎土为例,先前用的都是靠人力打碎,粗细不均、地面易开裂。为此,专业技术人员对阿嘎土进行了“改性”实验,不仅提高了其抗压强度、抗冻融性和防水性,还非常大地节省了人力和时间。鲜为人知的是,这一看起来简单的“改性”实验,实则耗费了无数人的心血和精力。在这期间,他们用了两年时间去记录观察阿嘎土的每一次“改性”实验数据,甚至连打阿嘎土的力度也都包括其中。
地垄,是布达拉宫建筑结构上的重要特点和基础。一般建筑的地垄仅有一层,但是布达拉宫建在陡峭的山上,为了扩大建筑地盘面积,许多殿堂从山腰起筑基墙,地垄最深达30多米。为了不失去地垄的原样性,对开裂、风化严重的墙体块石采取了抽砌法,换上与原石材一致的石材。“我们正真看到的布达拉宫地垄墙体里面出现了疏松、开裂、空鼓现象,墙内的黄泥浆很多都已经失效,我们先用探地雷达探出墙体内的密实度,并做出标记, 采取低压灌浆的技术方法做加固和结构补强。实现了文物建筑的最少扰动,规避了大拆大卸。”尼玛次仁说。
布达拉宫第二期维修工程的全面竣工,使得每日参观布达拉宫的人数从原来的2800人次提高到5000人次,充分证明了此次维修取得的显著成果。
一座建筑,能让千年后的人感受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的美,还在于守护它的人无私付出。正如尼玛次仁,在布达拉宫维修的10年间,他如一颗钉子,牢牢钉在工程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