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中国电解槽!欧盟新规:中国配件不得超25%
欧盟的保护主义开始蔓延到氢能技术领域,为了遏制中国电解槽,欧盟修改氢能拍卖规则,提出从中国采购的零部件不能超过总产能的25%。欧盟限制中国制氢设备有何影响?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作为水电解制氢领域的核心装备——电解槽正在成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出口“新生力量”,有望成为继电池、光伏、电动汽车之后的第四个新能源规模出口产品。
面对质优价廉中国电解槽的强劲竞争,欧洲的电解槽生产商坐不住了,欧盟也开始通过改变氢能补贴规则,来限制中国电解槽公司参与欧盟氢能设备市场竞争。
当地时间9月27日,据彭博社、路透社报道,欧盟宣布采取一定的措施,将中国制造的氢气电解槽排除在即将举行的拍卖之外,该拍卖旨在促进欧盟绿色转型期间的燃料生产。
欧洲氢能组织首席执行官 Jorgo Chatzimarkakis 对此评论道:“氢能银行第二次拍卖的新条款为企业在欧洲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新标准的引入不仅对氢能行业,而且对整个欧盟来说都是一个关键时刻。”
欧盟委员会9月27日发表声明称,将从12月3日起通过欧洲氢能银行进行第二轮12亿欧元的拍卖,此次拍卖将向绿氢生产商提供长达十年、最高可达每公斤4欧元的固定补贴,将基于最低竞标价进行分配。
而修改后的可再生氢气生产拍卖规则,增加了旨在限制在投标项目中使用中国制氢电解槽产品及零部件的一条所谓“韧性要求”(resilience requirements)。
欧盟委员会指出,为促进欧盟拍卖对《净零工业法案》(NZIA)目标的贡献,拍卖资格标准中增加了韧性要求。“实现基本产品的供应安全并为欧洲的工业领导地位和竞争力做出贡献 ”将作为资格标准的一部分做评估,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项目必须有助于建立多样化的供应链,避免依赖单一的第三国,以免威胁电解槽的供应安全。
规则文件中特别指出,考虑到中国的生产能力已超越全球产量的50%,而且中国的氢气产量预计远超于其国内2025年目标和可预见的全球需求,欧盟评估后认为其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电解槽的依赖性增加且不可逆转的风险很大,这可能会威胁到欧盟的供应安全。
因此“有理由对这一新兴起的产业采取特别措施”,为满足韧性要求,参与投标项目必须限制电解槽堆的来源,即在中国组装、生产或接受表面处理的电解槽产品采购不得超出整体的25%(以 MWe 计)。规则明确,项目实施期间假如发现投标者没有遵守指导方针,将会面临补贴减少或终止合同的惩罚。
2022年5月,欧盟委员会在REPowerEU计划中,大幅度的提高氢能产能目标,计划到2030年可再生氢产量达到1000万吨,可再生氢进口量达到1000万吨。
为向氢能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欧盟在去年3月推出欧洲氢能银行,整合与协调欧盟现有的融资工具来支持欧洲可持续氢能的生产和投资,推动欧洲企业在全球氢能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
该计划预计投资30亿欧元在欧盟建立“未来氢能市场”,目标是到2030年将绿氢年产量提升至1000万吨,并每年从域外国家进口1000万吨绿氢。同时推动欧盟产业转型,扩大制氢电解槽产能,提升工业韧性并提升绿氢相关副产品产能。
今年4月,欧洲氢能银行在首轮拍卖后向7个氢能项目提供7.2亿欧元资金补贴。在其拍卖机制下,企业绿氢生产的成本越低,溢价越少,也就越容易成为中标者,获得欧盟的资金补贴。
路透社援引的一份欧委会文件当时提到,约1/4申请资助的项目计划从欧盟以外采购电解槽,另有1/4的项目计划同时使用欧盟和非欧盟制造的设备。
当时就有业内消息的人说,在7.2亿欧元的首轮试点拍卖的项目入选的企业中,已看到每公斤低于0.5欧元的极低报价,这表明他们的项目将使用中国的电解槽。
据报道,一套电解槽设备的出口价格在1000万元至1500万元左右,即使加上关税中国的同类型产品报价仍然大幅低于欧洲,超高性价比和良好的品质使得中国电解槽在欧洲市场上所向披靡。
面对来自中国的强力竞争,欧洲的电解槽生产商坐不住了。今年7月,在一份写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一封信中,包括Nel、蒂森克虏伯、西门子、McPhy等在内的20家公司警告不要依赖中国的电解槽,并称中国电解槽的成本只有西方设备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他们没办法与价格更便宜的中国生产商竞争。
这些欧洲的电解槽制造商表示,由于来自中国企业的 “不公平竞争”扭曲了竞争环境,欧洲电解槽制造商正处于明显的劣势。这将再次造成对进口能源产品依赖的风险,因此就需要对中国进口的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他们呼吁欧盟在接下来的欧盟氢能银行资金(EHB)拍卖计划中,引入更为灵活的评判标准,把某些生产环节必须在欧洲本土进行作为评判标准之一。
欧盟限制中国制氢设备有何影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2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以电解槽为代表的氢能设备对降氢成本很有关键的作用。
与欧盟相比,目前中国的制氢成本更低。但与其他能源相比,制氢成本依然很高。氢能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很小,其发展也主要依赖政府支持,目前仍处于技术攻关和减少相关成本的阶段。“欧盟此举对中国制氢技术的影响大多数表现在潜在的市场占有率上,而非当前。”林伯强说。
面对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步步紧逼,中国的电解槽制造商们凭借其优越的技术实力和显著的价格上的优势,迎难而上,出海迎战。
全球低碳能源需求逐步增加,大型绿氢项目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欧洲地区对绿氢需求量大且制氢业发展更早,很多项目已确定进入开工阶段。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仅欧洲就有1085个低碳氢能项目,大多集中在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国家,为中国供应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图说:欧洲2030年规划的电解槽产能 来源:Hydrogen Europe
已经有一部分头部企业,像远景能源、天合元氢、中电丰业等确定试水海外,在欧盟国家建设氢能装备工厂,布局绿氢产业链,这或将成为满足欧盟供应链本地化要求的新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超过10家国内电解槽生产企业与多国厂家通过合作建设工厂、启动电解水制氢商业化合作、成立海外公司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加速制氢设备海外市场布局。
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电解制氢装备出货量同比增长61%。受海外市场需求的迅速增加影响,预计在2024年,电解槽出货量有望增长至1.9GW,同比2023年增长58%,并在2027年迅速增加至12GW以上,2023-2027年出货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9%以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中国碱性电解的产业链比较齐全,而且中国碱性电解应用的规模目前是全球最大,产品的性价比特是全球最好,所以我们现在具备很好的这种出口全世界的技术和相关的体系。
欧阳明高预言,制氢电解槽有望成为继电池、光伏、电动汽车之后的第四个新能源规模出口产品。